两栖杂述读后感锦集

两栖杂述读后感锦集

2020-10-22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两栖杂述 读后感 

  《两栖杂述》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7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栖杂述》精选点评:

  ●金针度人。体例不属全集,编选略嫌重复。

  ●自叹不如,文人墨识

  ●计划春节结束看完

  ●汪老的文字朴素,洗练,圆融,活泼,世故又童真,自然的古典美。他懂得美,寻常人物、器物、草木、光影,都能找到美感,捕捉来放进文字中,文字就美。

  ●这一个版本的汪曾祺不错,从装帧到内文,轻型纸拿着不累。最喜欢这一本

  ●汪曾祺关于文学创作理论的文章集合,一览汪一生创作思想的流变。

  ●虽然这本书的整体框架是说了这大的两方面(小说和戏剧),但是通过这本书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是一个人爱生活的人,创作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只有平时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欢,才能有这么多的创作。

  《两栖杂述》读后感(一):才思创作比海阔

  才思创作比海阔

  汪曾祺先生的文学造诣,我在上学期间就开始瞻仰,其文字有着老辣的江湖味道,将人生命途品味的淋漓尽致,对生活,对往事,对物,对景,对社会现象,对特色美食,对文学创作等生活元素的探索,在极强的文字功底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几近横跨了20世纪的散文家身上那被岁月拂过的痕迹。

  去年此书出版,正值汪曾祺先生去世20周年,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也流传了一个世纪,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而且还在继续。这套书记录了汪曾祺老先生对小说,戏剧,散文,民歌等文学创作上的所有文集。

  我们看到书中有许多汪老先生站在友人立场来回忆过去或谈论人生的文章,在回忆之余讨论那些关于文学中的问题,能从中得出,老先生已经把文学融入了生活,融入到了人与人的沟通,融入到了思想的境界,融入到了艺术,随处可见的文学气息是老先生独特的涵养,将平淡赋予传奇是老先生的文学情操。

  600多页的文学合集中,比老先生出版的任何文集都要厚,而针对其内容的排版修订,编辑们是费了心的,在不同领域中,用紧贴生活或与其的交集融汇起来,让文章与文章之间是递进的关系。例如老先生对自己文章书籍的序的整合,从时间与地点的顺序进行排序,方便了读者对这一时期老先生的整体了解。或者是关于小说的理解,其中不泛与他人见解的沟通交流,而总的来说,散文家的生活,是能从细节里活出滋味来的。

  有一点,是散文家的讲故事方式,我们在不同的版本里看到老先生不同的前言,这是创作时期后,不同角度对文章的不同见解,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则看故事也可以有不同的心境,所以这是解读作品的良方。不单单是文学,老先生对民间的戏剧的了解不亚于他在文章上的造诣,他在对戏剧的评判上有很高的标准。

  可见,汪老先生不单单要做一个散文家,他在修行文学的同时,更修行着生活中其他的事。全书更多的是将汪老先生在各个领域的精华收录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即是让读者更好、更全方位的对汪老先生的解读。

  作为对文学界的前辈——汪老先生的学习,这本书不能错过。

  《两栖杂述》读后感(二):于从容处书从容

  汪曾祺谈吃堪称一绝,记得看过他写的《豆腐》,从北豆腐写到南豆腐,从从容容地切、拌、煎、烧,将一味普普通通的豆腐,写得色味俱佳、如在眼前,令各位看客口舌生津,拍案叫绝。

  《两栖杂述》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梁由之先生主编。该书收录了王曾琪先生的自序,评论,以及谈创作。内容涉猎广泛,包罗万象,很适合初学者学习和研读。

  书中开篇就讲到了如何创作小说,比如:《小说技巧常谈》一文,汪曾祺结合自己写景喜欢用成语的故事,告诉读者,景物描写不宜用成语。同时,还诚恳地建议在创作小说时,吸收别言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传神。在谈写作时,汪曾祺没有运用大量的理论知识讲语言、讲结构。而是用各种各样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将写作的知识、理论、技巧融会贯通,掰开了,揉碎了,展现给读者。他的语言朴实,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旁征博引,而是从从容容地,和风细雨地潜入你的大脑,深入你的思维。

  关于小说的创作,汪曾祺还谈了如何呼应,如何含藏,如何浸透作家的思想,如何组织结构,以及在写作过程中的感悟和看法。

  关于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沈从文的寂寞》这部分,里面谈到了谈到了他的老师沈从文,谈到了《边城》,谈到了西南联大,谈到了一个学生对最敬佩的老师那种濡慕之情,以及深深的思念。

  关于创作,书的后半部分,大量书录了汪曾祺的自序,创作生涯和文学评论。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写作的执着、认真、以及厚重的积累和治学的严谨。任何一种事业都没有捷径,只有汗水的积淀,以及执着认真的追求。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还记得读《我的父亲张恨水》时,书中提到张恨水老先生曾在乡下家中苦读八年。白天还要大量的劳作、夜晚卷起袖子,埋头读书,条件之简陋,情况之恶略,却也苦中作乐。

  《两栖杂述》这本书很厚,我读了好久。每读一篇,便细细品味,反复揣摩。从这本书中,你可以学到技巧,品味到人生,领略到作家思想的精髓,效仿他们那种孜孜不倦,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论语·季氏》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个好朋友,而《两栖杂书》便是一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两栖杂述》读后感(三):我们都应该做个爱生活的人

  看过汪曾祺的其它几本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虽然人生中遇到过大起大落,但是并没有使他倒下,凭着对生活的喜爱和热情,并在文学地位中取得很大的作用。汪曾祺的《两栖杂述》这本厚厚的书中,描写了汪曾祺的很多方面,也对他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很详细的解读和分解,爱好汪曾祺的读者可以一读。

一,小说

  在这一部分汪曾祺说得最多的是小说的语言,创作少不了的就是语言。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它是活的。一个名族文化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语言。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比如音乐,我们一般说音乐靠什么表现呢?它靠旋律靠节奏;绘画靠什么表现呢?靠色彩靠线条。那么文学呢?它就是靠语言,它没有其他另外手段。

  我们都知道文化语言上有很多大师,比如屠格涅夫,他的语言很讲究,很精致,但是现在看起来,世界上使用屠格涅夫式的那种非常细致的描写人物、或者是景物的语言作家并不是很多的。汪曾祺告诉我们从契科夫以后,语言越来越趋于简单、普通,比如海明威的小说,语言就非常简单,句子很短,而且每个句子的结构都是属于单句,没有那么复杂的句式结构。

  语言的四种特性: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流动性。斯大林在论语言问题时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从思想到语言,当中没有一个间隔,没有说思想当中经过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形成语言,它不是这样,因此你要理解一个作家的思想,唯一的途径是语言,你要感受他的语言,才能感受到他的思想。汪曾祺有一句话说到极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语言文化的来源,一个是中国古典作品;一个是民间文化、民歌。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汪曾祺告诉我们,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

  语言的流动性首先应该从字句入手,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来的,拆开了就没有生命了,我们知道好的书法家写字,不是一个一个地写出来的,不是像小学生临帖,也不像一般不高明的书法家写字,一个一个写出来。他是一行一行地写出来的,一篇一篇的写出来的。

二,戏剧

  从戏剧文学的角度来看,汪曾祺在这本《两栖杂述》书中指出传统京剧存在下面四个问题:

  1,陈旧的历史观。传统戏大部分取材于历史,但严格来说,它不能叫作历史剧,只能叫作讲史剧。

  2,人物性格的简单化。中国戏曲有少数是写出深刻复杂的人物性格的,突出的例子是宋士杰,宋士杰真正够得上是一个典型。

  3,结构松散。一出戏里只有这几折比较精彩,全剧却很松散,也很无味。

  4,语言粗糙。

  汪曾祺在《两栖杂述》书中说到京剧存在很大的危机,而且迫在眉睫,京剧要像地方戏学习,要接受国外的影响,接受一点新鲜空气,借以恢复自己的活力。

  汪曾祺《两栖杂述》在这本厚厚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非常重视语言的表达,他在书中说到:“我很重视语言,也许过分重视了,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气质、他的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汪曾祺《两栖杂述》这本书主要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方面的杂述,就是小说方面的写作和戏剧方面的创作,相对来说对我比较有用地方是小说方面杂述,汪曾祺很详细了写了小说写作的很多方面,对于那些想创作的人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这本书的整体框架是说了这大的两方面,但是通过这本书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是一个人爱生活的人,创作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只有平时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欢,才能有这么多的创作。

  《两栖杂述》读后感(四):如何写出汪曾祺风格的短篇小说

  2016年9月,初次接触汪曾祺,当时学业任务繁忙,每天晚上回寝室后,最为惬意的时间便是看他的短篇小说集《受戒》,这也是我唯一的“娱乐活动。”读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如品一瓶陈年红酒,每天晚上小酌一杯,不多不少,韵味刚好停留在身体里时便戛然而止,以此给明日留个期待。他的小说我是不舍读完的,每天晚上阅读一篇,似乎成了极大的奢侈。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是诗意的,在《受戒》中,小和尚对小姑娘心动,他是这么写的,“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段话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汪曾祺的描写小和尚时,全然把自己想象成了小和尚,有人问汪曾祺,“你小时候当过和尚吗?”汪曾祺回答道,“这倒是没有过。不过我家附近有个和尚庙,我每天都能见到进进出出的大和尚和小和尚。”这段话中“心里痒痒”这四字用的极好,小和尚对待爱情懵懵懂懂,但因戒律的束缚只敢将情感掩埋在心中,当他看到玲珑小巧的掌印时,内心的情感似乎想挣脱绳索,“咯吱咯吱”,似乎有千万支羽毛在内心挠挠,这短短四字就将小和尚的兴奋与羞涩表现的淋漓尽致。

  曾经看到过一条微博,“若是不考虑收入的话,你最想从事什么职业?”当时我的第一想法是“小说家”,写小说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寄托在小说中的人物里,写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更是一个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的过程。前不久,我针对“大兴火灾”事件虚构一篇小说,这是我第二次写短篇小说,经验不足,情节前后不合理,心理变化突兀,肆意堆砌华丽的词藻。最近看了汪曾祺的文论集《两栖杂述》,其中收录了汪老先生有关小说、散文、戏剧、民间文学的创作,汪老谈及小说的创作时,收获颇丰。

  我在写小说时,总会刻意的将主角“异化”,为了让他承载起我所有的感受,我赋予了他某一职业中不可能出现的生活,比如“他”本是一个工人,出口成“脏”,我却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塑造成了文学爱好者。“脏话”与优雅的文学是截然相反的表达形式,我却将它们绑在同一人身上,这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主观感受支配了我的写作方式,我似乎在用笔呐喊,“这个主角就是我!就是我的化身!就是我灵魂的寄托!”这恰恰是万万要不得的,汪曾祺说:“作者的感情、态度最好融化在叙述、描写之中、隐隐约约,存在于字里行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海明威的写作方式是汪曾祺最为推崇的,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上’,露出水面的是八分之一,而又八分之七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要‘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比如最近的电影《三块广告牌》,它的开放式结局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即使离开了电影院,脑海中还是会继续呈现电影的后续发展,若是结局找出了凶手,那么这部电影的评分肯定会大打折扣,“耐人寻味”总比“直截了当”更能引人深思,“思考”才是一部创作品的价值所在。

  创作小说时,伏笔和照应是必不可少的,但万万不可有意为之,若是故意放大伏笔所在处,颇有一种玩“找茬游戏”时,用一个大红色的剪头标注,“我在这儿!我是这幅画里不同的!”,这样便失去了“游戏”的乐趣。伏笔和照应是要惨淡经营的。“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自自然然,完完整整,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有人力,却似天成。如果使人看出来这里是埋伏,这里是照应,便成死症。”

  汪曾祺的小说有个最大的特点,“散文化”,形散而意不散,他的文字犹如一朵朵粉红的垂丝海棠,即使被风吹得漫天飞舞终究也会落到土地上,成为土壤里的营养成分被树的根茎所吸收,再次成为它的一体。“散文化小说的美是阴柔之美,不是阳刚之美。是喜剧的美,不是悲剧的美。散文化小说时清澈的矿泉,不是苦药。它的作用是滋润,不是治疗。”散文化小说讲究用词造句,笔下的人物是你创造的,但不能让他跟着你走,当你创作出来后,你必须得跟着他走,散文化小说大多都是短篇的,重点在于“散”,鲁迅说:“宁可把短篇小说压缩成一个sketch(速写),千万不要把sketch拉成一个短篇小说。”散文化小说的人像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点个大概。比如《古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中的一句话,“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这句与句之间的对仗,这是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语言。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物我同一,这便是诗化小说。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却更高于生活,阅历不同,写作的方式便也不同。契诃夫说,“告诉我你读的是什么书,我就可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书实质上也是与作者促膝长谈,吐露心扉的过程,读汪曾祺最重要的是形成一套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不是跟风模仿。比葫芦画瓢,只不过是步人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