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忽至》不雅后感100字

《拂晓忽至》不雅后感100字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黎明忽至 观后感 

  《黎明忽至》是一部由西尔维奥·盖约齐执导,胡利奥·晶 / 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 / 马格达莱娜·穆勒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明忽至》精选点评:

  ●如诗如画的镜头、如梦如幻的影像、如痴如醉的叙述...舒缓的节奏很像是一部小说,三小时的片长道尽了一生。这是智利的乡关何处,是乡愁也是和解,是理想与现实的拉锯,是少不经事的鲁莽,情感在电影语言中流淌...智利小渔村的景色实在太美,手攥夕阳光芒逝去的父亲;绿色丛林里假扮精灵的流浪汉;能歌善舞的村民...美好记忆与时间废墟的不停切换柔和而悲伤,有一种古典的韵味在。

  ●这样的电影,我觉得五个小时我都可以看下去。回忆过往总是在提醒我,现在要开心,不用不安,没有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美还是美的,也有很多细小的感动,但当呈现在大银幕上的故事太过个人化,就难免陷入主创集体自嗨的尴尬。最喜欢的是主人公为淹死在海里的小女孩写的悼文——被饥饿吸干了水与盐分的小美人鱼。太美了,编剧真的是诗人。(资料馆要弄映后谈就好好弄,大老远把导演和制片人请来结果翻译水平不行满嘴跑火车,我尴尬到全程捂着脸看手机…

  ●体裁上的差异不能代表鸿沟难以逾越,诗歌与叙事之间从来也都不存在矛盾,但在此二者被强行拉扯区分对待,原文学上的自传式美好理想恍然间成为不正常的自我偷窥行为,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都不及同类者;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对共同创作的揭露:一方对抗记忆的虚伪妄为,一方则耐心地与未来对话。

  ●“生活苛刻,没必要一直做英雄……”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朝阳,当懦夫能坦然地面对一天的日出,那Ta也就能与死神坦然对话……适合一个人静静品味的小众电影,bgm真的很迷人!

  ●生命很短暂,短暂到当晚年回首时往事还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经历过一样鲜活。那些小时候的玩伴,父母、亲戚、朋友们,那些刻骨铭心爱过的人,还有那些陌生人,他们让人好奇、让人感慨、让人欢笑,也让人流眼泪。那些青年为逝者所写的话,每每想起都感动不已。无论如何,心中都充满爱吧~

  ●我们总以为老人就是老人, 其实每个人都年轻过。 而年轻时代种下的, 会在人的生命中留很久, 更或许,会停留在遗容上。

  ●197分的电影,镜头很美很美,如诗如画,但我始终无法共情,可能还没有那么深的乡愁吧。唯一感动的地方是父亲握住太阳的瞬间,最喜欢的是尤利西斯的故事——如果注定会死亡,那么不要捂起耳朵,要大声唱歌,与其被死亡的恐惧支配余生,不如与死亡共舞。2019.6.14电影资料馆。

  ●这年头还有人这么拍电影,很老派的气质,像是1970年代的老片。这样的电影其实很不讨巧,一方面有着鲜明的作者色彩,一方面故事情节又有着很强的类型片技巧,讲一个老头终于有勇气回到故乡,直面内心的恐惧和遗憾,故事从头到尾使用插叙的方式,对白诗意,细节处理耐人回味,是一次很享受的观影体验。

  ●如诗如梦

  《黎明忽至》观后感(一):当你老去。。。。

  老去是个忧伤的话题,是一条不可阻止的单行线,即便才高八斗与富可敌国也是无奈。那么,人老了之后,身体再拖后腿,生活再乏味,婚姻再枯燥,精神再贫乏,人将何以自处呢?

  影片中的老头儿是个幸运的人,至少老了之后还有一个随时移动的身体,还有一台输出思想的电脑,还有一个纪录灵感的手机,还有儿时的玩伴和永恒的记忆,当然,还有那个终生爱而不得的女人。

  即便老头儿很有才华,但老了之后还得找个东西撑住精神,于是他规划了一次回乡之旅。多年不回到这里了,故乡是自己的伤心地,轻易不想揭开伤疤,即便若干年之后,那种永失我爱的痛依然震撼心扉。眼瞅着时日无多了,这段注定要了解的情结终究要是要启程。

  多年前的故乡是个宁静却又动荡不安的地方,人们在生计和生活之间纠结。原生家庭的不幸让少年时的老头儿充满着不安全感,与继父关系的不融洽更让他的情感无处安放,于是那个美丽的女孩罗希塔成了他全部的精神寄托。但是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爱情也是要屈服的,罗希塔成了军人的私有财产,成了关在笼子的小鸟,成了生育机器。少年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他只能远远地筹划那个注定实现不了的计划。

  朋友的出卖让计划全盘瓦解,可是,人在大灾面前谁能不自救呢?这跟友情是否坚固没有关系,这只是关于人性最底层的东西。少年只能承受不可改变的痛,即便时光流逝,只会让伤疤更加明显,即便踏上归乡之旅也无济于事,即便用文学和诗歌的语言去诠释,那种失去都是曾经客观存在的。

  节选自公众号:了了了电影

  《黎明忽至》观后感(二):自恋自怜自欺欺人的陈年酸酒

  6月份在小西天看的,一结束就冲回寝室跟舍友吐槽。彼时不用豆瓣,只有上淘票票打3星泄愤。今天读看马尔克斯的《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读到一段关于智利作家尼古拉斯·帕拉西奥斯(Nicolás Palacios Navarro, 1854-1931)的介绍,一下子想起了这部超火大的片子,把当时的吐槽翻出来整理下,我就不相信没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编剧兼导演的三观震撼我心——主人公流亡跟智利coup基本一毛钱关系没有,所谓伟大逃亡其实是诱拐有夫之妇事败潜逃。给大家伙捋捋:

  主人公Pancho,单亲家庭,爹是智利本地马普切人,精神不正常,打铁打着就想把儿子头打爆那种。Pancho因为在邻居葬礼上做了一段即兴的悼词,显示了出众的文学才能,被墓碑店老板收做学徒,刻了许多优美的墓志铭。但仍然穷得底掉,加上一个跟《村戏》里的疯子差不多的爹,属于当地婚嫁市场底层。不过搞风花雪月还是很有竞争力——跟村里的村花好上了。村花是村长的掌珠,父母做主跟一个年轻的上校订了婚,都收心准备踏实嫁人了,架不住Pancho软磨硬泡,偷溜进人家里半强迫地跟人私通。这位男子汉不上门正经向村长夫妻争取心上人,而是居心险恶地哄骗小姑娘自我牺牲捍卫爱情:

  “他们联合上帝和军队来拆散我们,我们要找到更强的援军——我们要有一个孩子”

  ——听听这是人话吗?

  村花到底没嫁他。军政府上台,到处是迫害和秘密逮捕。我们的主人公显然认为上校太太吃香喝辣的日子极其痛苦,必须跟他一起私奔才幸福:“Rosita,我来是想告诉你,我为了爱情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不怕!”——他做的就是花言巧语(兼色诱)哄得女仆给他当内应,小跟班Miguel帮他传消息,借给上校府邸送鲜鱼的时机将时间地点告诉女仆,他负责在接头地点安心等待心上的人儿在十五的月亮下跑过来……

  颜值与洞察力兼备的上校早发现苗头,拷问Miguel获知计划,带着手下满山坡搜捕。Pancho居然一点不怕连累人地躲进墓碑店老板家里,全靠士兵里有个儿时玩伴替他掩护才逃出生天。在异国他乡的首都隐姓埋名,打零工,卖报纸。娶了有钱的太太,终于有人支持他写作,然后成了著名作家,敢在作品上署真名,但从来没跟自己智利老乡联系过一个字儿。直到40年后,灵感干涸,才屈尊纡贵地带着社会地位、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全方位的优越感衣锦还乡,住在Miguel家白吃白喝甩脸子。可怜忠心耿耿的Miguel一直遭受良心的折磨,向他坦白自己因为胆怯背叛了朋友,没得到原谅还被他痛骂: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一个年轻作家的梦就此死了”!是啊,你们这些留在国内的幸运家伙,只是在dictatorial government下受尽屈辱迫害命如草芥活得狗都不如,人家失去的可是梦想啊!

  我要是Miguel早一桨拍死他了……什么狗比朋友,没为友谊做过一件事,只会逼着别人为他的私心冒生命危险。作家个鬼,人家裴多菲说若为自由,生命爱情皆可抛,请问你拿爱情自由换了一条狗命还骄傲啥委屈啥?身为流亡作家,为1973年后的智利做过一点贡献吗?看这种片子,不如去翻翻《米格尔在职里的地下行动》,了解下有良知的创作者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怎么做的。关于帕拉西奥斯的部分在165页,此人是个智利种族主义者,1904年出了本书叫Chilean Race,认为“地道的智利人是古希腊人的直系后裔,因此命中注定要被指派为领导拉丁美洲的霸权力量,展示真理与救赎世界之路”(马尔克斯)。这就解释了电影开头,Pancho臆想自己上辈子是个出海难死掉的希腊冒险者,还老觉得自己没见过的妈是希腊人这段情节的文化渊源来自何处。蒙特利尔电影节给这种毫无反思精神的片子颁奖,纯属为了膈应智利吧?同为智利人,米格尔·列廷、Sergio Bravo的作品啥样子,你盖约奇的片子又是啥样子,心里能有点数吗?

  两颗星全给Luciano,真是天使,may you rest in peace,狗比男主不配做你的朋友。

  《黎明忽至》观后感(三):每个创作者都是人质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只是因为我活着,所以才不得不写作。”写作是观照内心的过程,一个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忆,突然在头脑中羽翼丰满起来,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还是本就潜藏在记忆深处。大多数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从创伤记忆里汲取营养,形成创作的母题。郁达夫笔下肥白柔顺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释放的性苦闷,鲁迅记忆里的柜台使他饱尝人情冷暖,张爱玲小说中华丽阴森的房间正是童年留给她的最初印象。

  荣格曾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性格。”这也是创作的源头,作家们用笔当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疗伤。有些人很快在创作中找到宁静,达成和解,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智利电影《黎明忽至》即是此类主题。年迈的作家潘秋回到故乡寻找灵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尔,老师卢西安诺见面,走访生活过的地方,往事一点一滴涌上心头。

  在五彩斑斓的童年,潘秋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村子疯女人的茅草屋探险,没被发现前就大叫着一哄而散;结伴在森林里奔跑,遇到了假装精灵的流浪汉;互相掩护为流浪汉从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亲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阔的礁石上,听卢西安诺讲美人鱼的故事。那时候,生活简单宁静,如同黄昏时开满鲜花的原野。

  转眼潘秋长成一个英俊的青年,与米格尔在酒吧观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马的罗西塔在宴会上眉目传情,为逝者书写墓志铭。这时候的天空,偶尔晴空万里,时常乌云密布。军队驻扎进村庄,潘秋半疯的父亲手握太阳的余光死去了,罗西塔被迫嫁给了残暴的军官,小丑的欢声笑语变成了低吟的乞求,专制的阴影弄得整个村庄惶惶不可终日,曾经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间炼狱。悼词诗人潘秋埋葬了一个又一个亲友,写下了一句又一句墓志铭,决定在米格尔的帮助下带着心爱的罗西塔远走高飞,没想到他等来的是荷枪实弹的军队,死里逃生之后,潘秋再也没回头。

  多年之后,须发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损残旧的房屋前,面对时间的废墟,感慨万千。许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满面风尘,昔日情谊如同一个口径太小的酒瓶,总不能让人畅饮……

  逃离与回归是小镇青年的宿命。《天堂电影院》里老放映员对多多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是整个世界。”如果说多多的回归充满了无悔和依恋,那潘秋的回归则是满负悔恨和内疚,这种感觉类似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礼了一圈,发现自己面对的还是年少时的困境,仍阻止不了旧日世界的崩塌,在守护内心真善美的时候仍感到无力和挣扎。

  《黎明忽至》通过三个朋友的友谊和一段未果的爱情反映了被战争摧毁的一代人。潘秋没能营救出心爱的姑娘,丢下她在故乡发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尔关键时刻没能守住朋友的秘密,余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态苟活。卢西安诺任由军队蹂躏了同屋的女孩们,吓得一言不发。他们是帮凶,他们是懦夫,这些屈辱和伤痛,在死期将至的时候更为清晰。

  忘掉一个人和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将它们变成文字,被创伤记忆炙烤的作家们就像人质,必须把心中所思所想吐露出来,才能得到解脱。但忏悔不一定全是真诚的,当一个写作者构思时,他已经站在了为自身辩解的立场,当潘秋故地重游时,他无意间给所有的记忆都归纳了主题,所以,最后剧情指向——因为米格尔的泄密导致潘秋和罗西塔私奔不成时,导演借米格尔之口消解了一把:“你觉得我必须捍卫你那美丽的爱情故事?”我们总是企图叩问,过滤掉其他细节,将前因安在后果之上,思来想去,无非是推卸责任。

  影片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比如潘秋给一位儿时溺水过的玩伴写的墓志铭是:“愿饥饿在盐与水的终点哺育你。”给卢西安诺的墓志铭:“若我们歌唱,塞壬便会来。”都是一语双关。更不用说那些可以直接写进小说里的旁白。将创作者脑海里的人物比作镜中人算是点睛之笔,作家惯于篡改记忆,镜中人想往左走,他偏要拉着往右走,激烈交锋中,镜子碎了,记忆又成了碎片。

  观看《黎明忽至》又像是阅读一本忧伤绵长的小说,舒缓的调子,诗意的镜头,深情沉静的独白勾勒出海洋最南端的村庄。影片里过去和现在双线交叉的蒙太奇画面较多,营造出时间流逝,亦真亦幻之感,清丽的风格让人想起了北欧电影。然而,茅草屋里的疯女人,森林里的老精灵,想要攥住太阳的可怜父亲,热情活泼能歌善舞的村民,那些符号一下子让人重温到南美文化的疯癫和浓烈,柔情和悲伤,波澜壮阔的史诗感,那些我们曾在马尔克斯、波拉尼奥的小说里都见识过。

  尽管获得了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黎明忽至》还是有些明显瑕疵,为人诟病的195分钟剪辑可以精简些,不必每一处画面都工笔细描。前两小时比后一小时的完成度好,将观众带入到那个遥远但又亲近的村庄,之后将主题压在追问真相上,路子就窄了。友谊与爱情、背叛与原谅,《美国往事》也探讨过这些,面条与麦克斯历经半个世纪的恩怨,相见时只有寥寥数语,结尾导演通过垃圾车和面条抽大烟的画面将各自命运一笔带过,留给观众无限怅惘。

  相比之下,《黎明忽至》的处理太过清楚明白,不但浪费了之前铺陈的梦幻暧昧的电影氛围,而且也没有取得谜底揭开的惊喜效果,因为米格尔的背叛已经不重要,倒是两人急哼哼互相指责,追究责任的场面让开篇奠定的忏悔不再真诚,罪孽不再复杂,整个电影的分量随之变轻了。这一刻,创作者只顾人物的情感宣泄,而忽视了故事。

  也许一个创作者对作品太痴迷的话,很容易自我感动,这是应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