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自然的光阴》读后感1000字

《任其自然的光阴》读后感1000字

2020-10-2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放任自流的时光 读后感 

  《放任自流的时光》是一本由(美) 苏西·罗托洛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任自流的时光》精选点评:

  ●文笔实在不太行,但她不想成为果儿,不想成为缪斯,她想成为她自己,这就够了

  ●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精彩的60年代,17-23岁的黄金岁月。苏西对诗歌、喜剧、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热情和投入,对迪伦的影响可见一般。“我很高兴我登上了那班地铁,并在正确的一站下了车。”

  ●新版,增补完整

  ●过于粉饰了,没有任何不堪。

  ●假如你是认真的乐迷,定不会错过这本好书。原文和翻译俱佳。

  ●搭配《鲍勃·迪伦在纽约》一起阅读。

  ●不知道编辑怎么选的封面照片,印刷质量加黑白处理,使Suze看起来像Dylan的妈!哎,两人这么多好照片。

  ●红尿布婴儿,格林威治村的故事,民谣兴起,左派民权运动、麦卡锡主义横行和令人激动的古巴的红色朝圣之旅夹杂着苏西与鲍勃的一段感情,如果看过电影《醉乡民谣》,会对书中关于格林威治村特别是煤气灯俱乐部的演出描写有特别强烈的画面感,那几个爱尔兰高领毛衣栩栩如生。这本书的中文版和姜昕《长发飞扬的日子》都首次出版于2011年,总感觉是姜昕是看了《放任自流的时光》才写出长发飞扬。

  ●非常好读的一口气读完。像一本记录了三年的日记,爱情是其中的亮点但不是卖点。算是了解到一些60年代的那个鲍勃迪伦,更多了解他第一任女友的 Suze.

  ●苏西真好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真好啊。

  《放任自流的时光》读后感(一):與神戀愛

  也是看了蘇西的傳奇才不再把Dylan當作神秘莫測的神。60年代,喧囂與動盪,而他挽著女友的手,縮著肩膀遊走在格林威治村的樣子實在可愛。作為反戰歌手,倘若按照那樣的路一直走,青澀蛻去後的堅毅或許讓他更烈,或許足以讓他成為一代icon。但是Dylan 把推到山頂的大石滾下去。再推。當他一次次顛覆以往的形象和風格的時候,聽眾並不接受,書中描寫大眾指責他是“民謠的叛徒”。但正因如此,他成了後來「最偉大的搖滾詩人」。是他讓搖滾更偉大。他可以放下彼時去成就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自己。一個全然陌生的Bob Dylan,一個有違公眾期待的Bob Dylan。

  在愛情裡,他又溫暖得像個男孩,給蘇西的信,對蘇西的照顧,無處不讓人感覺被一個詩人愛著的眷顧,戀愛中的分別也好,吵鬧也好,都是真切而炙熱地戀愛著。蘇西是個不卑不亢的女孩,她的離開,她的掙扎,不是愛慕,是一段平等關係裡的自尊和深情。縱然Dylan 是舞台上的神,是後來的偉人,他也在自己的自傳裡寫過一度靈感枯竭時的絕望,然而對於天才對自身困境的剖析,普通人依然難以完全體味。只有蘇西描寫的那些時光,讓我窺見Dylan在大門前的徘徊、游離、果斷、纏綿。

  感恩她把這段珍貴的時光記錄下來。此刻我再審視那些斑駁的剪影,如同很多意氣風發的男孩一樣,他任女友緊挨著手臂,斜視鏡頭,對這個世界滿不在乎,與彼時彼地,千千萬萬年輕男孩沒有任何出入。但是仔細看,他眼裡分明飄著一絲狡黠,好像下一分鐘他可以轉身就走,可以轉身成為另一個人。

  永遠的謎題。

  永遠的年輕,又永遠的洞穿人世。

  永遠讓人追隨,又永遠讓人觸不可及。

  永遠站在時代漩渦,又永遠置身世俗之外。

  永遠值得去聽,又永遠無法完全聽懂。

  《放任自流的时光》读后感(二):新版的设计包装是质的飞跃

  这本书之前有出版过,但多已绝版,而且早期的版本相比原文,因为出版需要删改了部分内容,这次新版在尽可能保留原文原汁原味的同时,译者陈震老师又做了很多修订和注释工作,当然必须要提的是,这次新版的设计和用纸等诸多细节,如果你拿到实体书,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关于这本书最好的文章,应该是陈震老师自己写的译后记,你们拿到书可以自行阅。

  不过呢,我还是忍不住列几条买这本书的理由:

  1.相比第一张反响平平的专辑,Dylan为何在第二张专辑可以取得质的改变?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西罗洛托的左翼思想影响和引入诸如兰波、威廉布莱克、布莱希特等人的作品给Dylan,而这本书里面,你可以看到这些来龙去脉;

  2.了解一个你熟悉又不那么熟悉的Dylan,Dylan有很多副面具,但这里展示了年轻时期处于天才迸发期的Dylan的那副面具,他是天才,他也是剽窃者;他是爱着她却又满嘴谎言;他看似老成犀利,却内心很多不安,面具之后一个不一样的Dylan,但本质是一个音乐创作者;

  3.爱情,没错,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并非八卦,而是从书里去看一个艺术家与另一个艺术家,有着共同的语言却又最终分道扬镳,这里面的种种,并非是对彼此做一个道德上的评估,只是希望能更现实地看待这段摇滚乐史上的一段津津乐道的爱情;

  4. 格林威治村的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美国60年代的时代氛围。尽管是写自己的过往,但是写自己的同时也反映着时代,没错,这是一本苏西的60年代和格林威治的60年代的书,一个每个人都努力会他人而战,为美好而战,为自由而战同时混合着性、药物、暴力的年代;

  5.这也是我最想说的,关于一个女艺术家的独白。显然苏西罗洛托不是任何人的配角,尽管笼罩在Dylan的光环下,但是她还是最终走出来属于自己的路,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大家能够多关注些苏西本人的感受和一个女艺术家的世界观,她对过去、对世界的看法,这也是苏西想传递给读者的一个讯息。

  《放任自流的时光》读后感(三):爱上这个独立的精灵

  晨光还未出现,鸟儿早已开始鸣唱,楼上的人家起身做早餐了。最近喜欢几本书一起读,特别是同一主题的。

  首先要说,这本书的内封用的是迪伦的照片,简直有点背离女主独立的精神气质,为什么不是一张苏西的个人照?产品经理请反思。

  不知道自己听过的第一首迪伦的歌是什么,可能是《敲开天堂的门》,但真正被吸引却是从《在风中飘荡》,而《像一块滚石》则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从《鲍勃·迪伦歌词集》开始追寻他的足迹,在《鲍勃·迪伦编年史》中寻找他的内在与创作思想,又在《放任自流的时光》中探寻真实。对水平高超的艺术家而言,道德问题往往令人尴尬。迪伦的回忆录中提到苏西的只有有限的几处,除了一见终情着墨不少,其余也只是寥寥数语,不禁令人好奇,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真实的迪伦是喜爱音乐,但只关心音乐,只忠于自己。他曾盗用友人的歌曲,在有苏西这位女友时还与琼·贝兹建立了亲密关系。如果说他为了探索音乐,背离友人、背离民谣、背离政治、背离听众还可以接受的话(苏西甚至也为他辩护),背离在他声名未起时就一直支持他的苏西,则有点令人难以接受。苏西的母亲和姐姐在他们交往之初,就看到了迪伦的功利、控制欲的一面。真相总是用它的丑陋来伤人。

  不得不承认,鲍勃看中名利,会积极利用一切资源。在编年史中的他,成为父亲之后,为名所困的境遇确实令人同情,他应该也有反思吧。好在,他总是用自己高水准的作品来证明自己。

  艺术家总是极度自我的,作品或许会动听、会赏心悦目,但与之相处却是痛苦的。

  文字与照片记录了他们的爱情。天寒地冻,两个年轻人脸上的幸福笑容,温暖动人。在那张经典合照封面之后,封面上的迪伦再也没有笑过。

  苏西是迪伦的缪斯女神,在回忆录中她更是追忆了美国整个60年代,那是个相信什么便勇敢去说、勇敢去做的时代。读完《放任自流的时光》,你会爱上这样一个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精灵,她不愿只做“滋养天才”的女人,不愿只成为迪伦吉他上的一根琴弦,不愿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品,她选择过好自己的人生。她曾身处民谣文化的中心,亲身参与了诸多载入史册的民权运动,她敢于打破禁令前往古巴见证另一种制度,最后,她开创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苏西的人生,更加精彩。

  《放任自流的时光》读后感(四):《放任自流的时光》文摘

  20世纪六十年代是格林威治村的文艺复兴年代,陂时陂地,如此多才华横溢的人实验着他们的艺术形式,磨练着他们的技艺。不是每个人都渴望书写传奇或成为明星,大家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些人最终名扬天下,有些人得以以此为生,还有一些则燃烧殆尽,迷失了方向。 在我看来,青春的乐趣不在于探究事物的过去,而在于摸索它们的发展潮流。 东西方政府都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家和独立思想者的作品进行限制和审查。我搞不懂像布莱希特这样的人所倡导的言论自由和社会平等,究竟和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什么冲突。 艺术家不应该为某种主义服务。黑暗的隧道尽头有光亮吸引着他向前走。 我迷上了《易经》热衷听披头士和奇怪的实验音乐。我买了一副玫瑰色眼镜,到哪里都戴着。“透过它看到的世界好多了,”我逢人便说。然后它就不见了。我又去买了一副,结果跌碎了。我没有买第三副。 20世纪六十年代是个开放的年代,人们愿意尝试一切事物,自然的、不自然的,乃至超自然的。我相信人类凭借直觉和观察也能收获真知,一如通过学术研究能收获真理。对任何事物都去剖析并非正确的求知之路,反而会将人们的思想禁锢。我不是反对分析和深入研究。我的意思是过度分析是有害的,会阻止你看清事物。 人们谈起20世纪六十年代就会想到性、毒品、摇滚乐。但实际上六十年代的意义远不止此。在那个年代我们为自己的思想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那是六十年代独有的生活方式。我们获得深刻,我们绝不肤浅。我们真的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并且我们真的做到了。六十年代的音乐和艺术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文化脉络;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催生了新的法律法规,如1971年,宪法第二十六修正案将具有选举权的公民年龄从21岁降至18岁,1973年,尼克松总统宣布取消征兵制等等。 一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往往要等到过去之后才能被人们发现;一个地方之所以特别,是因为那里发生过特别的事情。格林威治村如今身负盛名,缘因它的波西米亚历史包含了反叛政治和革命性的艺术、音乐、诗歌、文学。格林威治村村民和他们的各种思想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结构,指向了各个方向,但从未撇开局外人和弱势方。 在那个时代,格林威治村的房租是那么便宜;在那个时代,纽约取代了巴黎,成为全世界的艺术家最向往的目的地。 每个城市都有感觉自己生活在别处的人。格林威治村是一种召唤。虽然格林威治村现在已经住不起了,但与其说它是是一个实际的地点,不如说它是一个概念,一个永不禁止入内的心灵之地。这个地方还在不在已经无所谓,在哪里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令人激动的好想法注定能够找到土壤,然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只要有创造精神,就永远能找到方向。 独立意识是20世纪六十年代青年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反抗、战争和自我放逐便源于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